在環境監測、工業校準及科研分析中,高精度動態稀釋儀是氣體濃度調控的“核心引擎”。從ppb級超低濃度到萬倍級稀釋,從單組分到多組分混合,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可確保
高精度動態稀釋儀穩定運行與數據精準。以下是一套標準化操作流程,助您高效完成氣體配比任務。

一、準備工作
在開始稀釋任務之前,需要對儀器進行檢查。確認所有連接是否牢固,包括泵管、電源線以及與計算機或其他設備的數據傳輸線。接下來,根據所需的稀釋比例選擇合適的泵頭,并確保它們已正確安裝且無堵塞現象。此外,還需準備充足的溶劑和待稀釋液體,保證在整個過程中不會出現短缺的情況。
二、校準與設置
為了保證稀釋精度,要定期進行校準。按照制造商提供的指南執行校準程序,通常涉及使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來驗證儀器的準確性。完成校準后,利用操作界面輸入具體的稀釋參數,如所需的目標體積、稀釋比例等。現代儀器大多配備了直觀的觸摸屏界面,使得這些設置變得簡單快捷。
三、執行稀釋過程
一切就緒后,啟動稀釋程序。在此期間,應密切觀察設備運行狀態,確保沒有異常噪音或震動。大多數儀器能夠自動完成從吸液到混合再到分配的全過程,但用戶仍需留意顯示屏上的實時反饋信息,以確保每一步驟均按計劃執行。如果設備支持聯網功能,還可以通過遠程監控軟件隨時查看進度并調整參數。
四、質量控制與記錄
稀釋完成后,抽取少量樣本進行質量檢測,比如使用光譜儀測量溶液的吸收率或者采用其他適合的方法驗證其純度和濃度。同時,詳細記錄每次稀釋的相關數據,包括日期時間、操作人員姓名、所用試劑批次號及最終測得的濃度值等。這對于后續的數據分析以及滿足GMP/GLP規范要求極為重要。